谈球吧这是历经73年磨砺,岁月教会我的最宝贵经验。一转眼,从青年小伙变成可能是最年长的创业者,我心中始终有一团火,努力追寻那一束光,即使面对再多挫折和迷茫,依旧坚定前行。
2024年初,我曾经公开表示:创立40多年来,新希望穿越了多个周期、见过了很多风浪,我们有准备、有工具箱、有腾挪空间、有历史沉淀的品牌、有年轻可靠的团队。多年来我们规范经营、重视风控、扎根民生,已成长为一家具有世界级规模的企业。面对当下全行业最长周期的底部,我们依然相信时间的力量,相信低谷期更能产生伟大的公司。
今年3月,在全国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备受鼓舞。报告指出,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,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、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,还提到要提高民营企业占比,扩大发债融资规模,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。这些针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和表述,格外暖心--政府不仅听到企业的呼声,还对我们的诉求及时给予了回应,这让大家更踏实,更有信心,更有方向。
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,审议通过《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。全会明确,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;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;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,坚持以开放促改革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……这些清晰有力的规划,为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期的民营企业注入新的力量。
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,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高水平的目标,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,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国家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,我们民营企业家只需要按照全会指引的方向去努力、去奋斗,坚持下去,向光而行。
挑战带给企业的,不仅仅是压力,而更多是蜕变和跨越后的经验积累。有了这些宝贵财富,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去跨越周期,迈向全新发展
第一个挑战是未能如期迈过千亿门槛。2011年,我们的销售收入达到800多亿元,当时集团内部比较乐观,认为按照近几年的发展速度,过千亿指日可待。可是,2012年不但没有超过千亿,反而还降了一些,2013年也没有突破。此后2014年、2015年,各项财务指标虽然有所恢复,但千亿目标仍没有突破。
为什么千亿门槛老是迈不过?这引发了我们内部广泛讨论与反思。其实,那一段时间不光是我们,很多传统企业在市场增速放缓、规模效应逐步消退的新格局下,均面临主业增长乏力、干部员工老化,对新经济、新科技的应用和意识相对不足等问题。我们开始意识到过去30年规模扩张的那些成功经验,已经不够用了,开始思考驱动未来的发动机是什么?除了外部原因,企业自身又有什么问题?要做什么变化?
另一次大风浪,就是当下我们行业正面临的增速放缓、消费不振,各种猪病没有完全解除,超长底部的猪周期等多重危机,养殖户和企业亏损,整个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回望十几年前,在迈上千亿门槛的过程中,我们深刻总结出一些新希望经验。首先是一定要跟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前行,坚持长期主义,要聚焦主业,坚持农业、实体作为主业毫不动摇,并且坚决做得更好、更精,同时要研究市场、贴近市场,以不断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方式来调整自身产业布局、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。
在看清市场竞争格局、看到市场最新变化的同时,不断适应它、了解它、应对它谈球吧。2011年,新希望乳业在乳制品行业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的格局下,开始寻找自己的新机会。
在常温奶市场难以打开局面的背景下,我们开始思考、调研能不能在鲜奶这个赛道上做出一些突破。当时正赶上消费升级大潮,老百姓对吃穿住行的品质要求普遍提高,对包括更高品质的肉、蛋、奶,以及水果蔬菜等入口生鲜食品有着很大需求。后来,我们根据市场的调研和产品测试,推出了当天生产、当天销售的24小时系列鲜奶,这个产品最开始被认为运营成本太高,不可能大规模推广。但今天,24小时系列已经成为高端鲜奶市场的头部品牌,也满足了很多消费者在乳制品方面的升级需求。
第二个经验,是一定要在全产业链上做出壁垒优势。除了贴近市场和消费者,新希望的另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全产业链的配套升级和打造。我们认为这是新希望与一般企业,特别是规模较小、但更为灵活的企业在竞争时的一个壁垒优势。
譬如,冷链物流发展不完备,一度是整个中国农牧、食品行业的短板。我们认准了这个赛道的发展前景,并评估出我们有全产业链优势,于是决定对这个痛点进行集中攻克。我们成立了鲜生活冷链物流公司,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原生企业的形态和方法,提升生鲜食材的周转率和品控标准谈球吧。
此外,新希望还对这个公司赋予各种能力,整合各类资源。目前,鲜生活冷链物流跃居行业百强前两位,估值、销售双双超百亿,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。2023年,鲜生活率先实现了人、车、货、仓全实时全在线余个线下经营机构,服务网络遍布全国31省、2800多区县,已服务超5400家冷链物流和食品工贸企业,日承运量20000+吨,年服务生鲜食材600万吨。
第三个经验,是一定要以新理念、新机制为企业发展做保障。在找到了市场的需求,发现了广阔的赛道以后,解决组织的问题成为撬动新动能的关键。
为了让组织更有活力,我们推行了以四共理念--共识、共创、共享、共担为基础的合伙人机制,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,要共担风险、共享价值、共同创造。我们还实现管理干部的年轻化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,保持组织的活力,现在中层管理者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,一大批年轻人正在走向公司管理岗位。
以合伙人机制,新希望成立更加精干的、独立的体系和团队去做新领域、新赛道,打造了厚生资本、草根体系、医疗健康体系、智能化生态体系。我们扶持青年创业者创业,形成一个生生不息、有战斗力的生态,已孵化100多家合伙人企业,约500名合伙人在多条赛道上快速发展。仅草根知本旗下目前就已孵化1家上市公司,2家创新型百亿估值独角兽,3家倍速发展超30亿估值的企业,近10家价值1-10亿创新型企业。人们常说创业都是九死一生,成功率不会超过10%,而我们这个体系孵化的企业创业成功率大过50%,甚至有60%。
第四个经验,是必须坚持科技驱动。当时并没有新质生产力的概念,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做新质的努力和探索--坚持在科技创新领域长期持续投入,让新希望成为科技驱动型企业,用数字化提高管理运营能力,用生物科技强化生产制造能力。从那时候开始,我们就决定要坚定不移做数字化再造的积极参与者,在新一轮产业互联网发展中要成为引领者之一,要走在前列。
有了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与实践,面对当前挑战时,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去跨越周期,迈向全新发展。
首先,战略上积极调整,聚焦生猪养殖和饲料产业。低谷期也是磨刀期,能够使我们刀磨得更快一些,集中更多、更优的资源把核心业务做精做强。其次,战术上坚决落实回归经营本质,下沉到一线打粮食,深度挖掘现金流量池,从实践里找办法,解决问题,克服大企业病。第三,更加重视科技,未来三年我们在生物科技和生猪育种上还需要一些新的突破。我们的数字灯塔项目在做成、做好之后,要总结哪一些可以全面推广,哪一些要做修正,要怎么进行迭代。第四,要降本增效,积极拧毛巾。新希望体量大,不单单是拧毛巾,我们拧的是浴巾,浴巾含水多,拧一拧就能够过冬。要控成本、控负债、控投资,修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。第五,要落实三像文化--像军队、像学校、像家庭,不单单挂在墙上、说在嘴上,更要落实在行动上。三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排序,今天我们更多要强调像军队,要多打粮食,看结果、看贡献。
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,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正成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,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,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
我们提出赋予时间以力量,跨越周期,不断迈向伟大的公司这个目标,除了时间和经验赋予我们的勇气,更有足够的底气。
一是稳。我们是最早下海、最早创业、最早集团化、最早得到各界认同的民营企业,从新津一路走向全国、走向全世界。在不同发展阶段,我们偏重不同战略重点,享受到许多产业发展红利。前40年我们几乎都没亏损,主体信用等级由中诚信评定为AAA级。
二是实。新希望一直坚守农牧食品行业,饲料产业做到世界第一,肉蛋奶成为中国头部,多年来稳扎稳打的发展积累的家底比较殷实,工具多、腾挪空间大,对于我们修复资产负债表有重大作用。
三是正。我们一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新希望带头发起光彩扶贫事业,已经在光彩事业上投入60亿元;率先提出乡村振兴五五工程,目前大多已落实,得到政府、金融机构、媒体和社会普遍认同,信任无价。我们这么多年来谈球吧,几乎不欠薪、不欠税、不欠息,每年要支付超过110亿元工资,60亿元税和60亿元利息,规范正向经营,被认为是民营企业金字招牌。坚持守正发展,让新希望练就了较强的抗风险力。
四是新。新希望有很多新的增长点别人没有,食品消费和生物科技、医疗健康的创新生态获得了不错的发展。我们早在十多年前,就发起由王航领头的厚生投资,在消费领域做侦察兵,寻找发现新机会,这些年来找到了一些好的赛道,回报也不错。我们的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合伙人机制,通过管理创新、数字化灯塔项目、营销模式创新等,实现新的发展。目前草根知本孵化出来已经上市的营收、利润增长都处在行业前茅的新希望乳业,估值超百亿元的冷链物流数字化生态型企业鲜生活,行业佼佼者川娃子等。
五是正青春。新希望通过合伙人制度、四共理念,聚拢了一批年轻有为、有担当的合伙人和中高层管理者,他们能打仗、能打胜仗、能打硬仗。有了这样的人才和机制,推动新希望能够不断用数字科技优化管理和生产,用生物科技突破产业和利润瓶颈。
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家底,所以我们不焦虑、不躺平,在低谷期磨好刀,用新的心态、新的格局,全力迎接新的发展。
改革开放以来,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各种政策制度、释放激发内生动力,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土壤,才有了民营经济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、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。新希望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、参与者、建设者和受益者,我们是众多民营企业的一员,我们的成长就是党领导民营经济阔步前行的最生动例证。
进入新时代,党中央、国务院一以贯之地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,坚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,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。当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,党和政府总是及时出台政策谈球吧,不断进行调整,促进经济改革、转型升级,帮助大家一次次战胜困难、获得新发展。
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爬坡过坎、转型换挡的关键期,有些民营企业产生了焦虑与担忧情绪。面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,党和政府以及各部委密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举措,尤其《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发布,非常明确地肯定支持鼓励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是国家长远的政策,对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一视同仁,这是国家的声音、是最强音,民营企业都为此感到高兴、深受鼓舞。《意见》发布以后,各地政府都行动起来,纷纷出台鼓励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这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起到很大作用,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在这两种底气的支撑鼓舞下,赋予我们强大应对挑战、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,不断淬炼不畏难、不服输、不躺平的企业家特质。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,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正成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,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,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。
习总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,弘扬企业家精神更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。虽然因时代不同,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略有不同,但其根本不变的,就是敢想、敢拼、敢闯,勇于创新、开拓进取,勤奋、坚守,有社会责任和担当。
40多年前,改革开放初期,我们刚开始创业的那个时代,企业家精神首先表现在敢为天下先,有没有冒险精神,敢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重要。我们四兄弟当时放弃了公务员、教师等铁饭碗,东拼西凑1000块钱进行创业,身边很多人不是很理解。在这种情况下,敢不敢通过创业去拼、去闯来改变命运,非常关键。
当时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,体现在勤奋、努力、拼搏,全力以赴、坚韧不拔。创业路非常艰辛,我们兄弟几个为了卖掉孵出来的小鸡,连续一个半月,每天起早贪黑,从良种场骑车到成都再骑回来,行程两百多里,吃饭就靠清水啃馒头打发,骑回良种场时往往已经深夜十一二点,稍微休息一下,早上4点又要出发。那个时代的创业者,绝大多数都是这样,不怕苦、不怕累,非常勤奋、努力,全力以赴去做自己从内心认可并且有价值的事情。
进入21世纪,我们和国际快速接轨、国内经济发展迅速,经济总量得以倍速增长,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迅猛发展,新科技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层出不穷,中国的商业生态和市场竞争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,企业家精神更体现在学习上--学习新技术、新模式,带动企业转型升级;学习优秀的企业,向他们学经验、学管理、学模式;也要有国际视野,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、理念和管理,让企业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。
同时,创新变革的精神也尤为重要。技术在变、市场在变、人们的消费理念和需求在变……一切都在变,这要求企业家必须不断创新变革。创新不仅仅包括技术的创新,也包括模式的创新、机制的创新、组织的变革等等,通过这一系列创新,推动企业发展,推动经济发展。
经过研究、剖析,新希望最后形成了五新的创新理念--新机制、新青年、新科技、新赛道、新责任。我们形成了在共识、共创、共享、共担四共理念基础之上的合伙人机制;管理层实现了年轻化,超过2000名中层管理干部,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;我们以科技驱动为企业发展动力,用数字化提高管理运营能力,用生物科技强化生产制造能力。我们围绕农牧及食品产业链、生命健康不断深耕,用新的创新创业型机制来孵化。
当前,进入新的历史征程,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,面对如何让民营经济迸发新活力、释放新动能的命题,弘扬企业家精神因此有了更多现实意义。企业家的使命,就是克服困难、战胜挑战。弘扬企业家精神,就要求我们必须咬紧牙关、坚定前行,推动企业创新发展、转型升级,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,进而推动企业和经济由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,不断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,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,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。从发起产业扶贫的光彩事业,到乡村振兴中10万绿领新农人培训,新希望将不断探索新模式,继续践行社会责任和担当
在过去40多年里,民营经济抓住一系列发展机遇,不断转型升级、变革创新,获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,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都是巨大的,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相应越来越大,也理应更加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。
我当初创业的初心,就是改变家人和周边人的生活,带动村民发展,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。随着企业越来越大,就希望让更多的老百姓也能过得更好。
1993年,利用新希望的产业优势,我们想在四川凉山建一个饲料厂,既帮助当地老百姓改善生产与生活条件,又能开辟新的市场。但我们一家企业的力量很有限,就思考如果能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,结合自己的产业来投资,把先进的观念、技术、产品带到贫困地区,并且鼓励、支持这些地区的人参与到产业链上来,这样不仅能解决一部分就业,还能带动地方产业发展,最大限度地提升贫困地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。
后来,我把这个想法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,得到深度认同和广泛支持。1994年4月,在中央部、全国工商联组织推动下,我联合其他9位参加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会议的民营企业家联名倡议《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》。
消灭绝对贫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彩事业。在倡议中,我们呼吁所有民营企业家们,为脱贫致富做一份贡献、献一份爱心。
随后,新希望率先投资1500万元,在四川凉山州兴建全国第一家光彩事业工厂--西昌希望饲料公司,被誉为光彩事业一号工程,开启产业扶贫之路。截至目前,新希望在老少边穷地区投资超过50亿元,在新疆、甘肃、宁夏、四川等地建造了超过150家同类型光彩事业扶贫工厂,带动地方就业6万余人。
民营企业只有把自己的企业办好,自身实力增强,才能务实高效地支持参与光彩事业,在这一基础上,必须将公益事业与自身业务优势深度结合,充分整合企业资源以实现公益活动效益的最大化。
比如,新希望一直以来发挥扎根农业、服务农村、贴近农民的优势,依托旗下农牧食品产业链、金融科技服务、产业研究院等主体,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、涉农技术服务等,满足农村创业者短、小、频、急的金融需求。还成立政府引导性产业基金,整合社会资本,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、休闲旅游、田园综合体等项目,以点带面,形成示范带动作用,以此助力农户和中小微企业成长,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、增收致富。覆盖全产业链的助农创新金融服务项目解决了诸多痛点,被很多中小客户视为及时雨。
从一开始发起光彩事业,我们就力求通过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。30年来,新希望在全国各地开设产业扶贫点超过150个,投资超过50亿元,各类捐赠超过10亿元,帮扶贫困户超过10万人。
在数十年助农兴农的过程中,我们认识到乡村振兴最核心是人。要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路子,才能从根子上实现乡村振兴。而要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,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,既需要政策方针的指引、资金与技术的支持,更需要有一大批有知识、有技术的农技员、新农民,扎根农村、深耕现代农业。
2018年,我们创新性提出绿领概念,并向全社会正式宣布10万新农民培训计划,用5年时间义务培训10万绿领新农人,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。几年下来,绿领培训归纳总结出一套特色培训体系,概括起来总结为5+N特色培训体系:一套标准流程、两种专业教材、三类精品课程、四个支持机构、五种师资来源以及N个特色示范培训基地。截至目前,在农业农村部、中央部和全国工商联指导下,这一培训计划已顺利达成最初所定的目标,但我们不会停,还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,新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,对农业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复合型、多元化。我们发现,光培训农民还不够,基层管理者、组织者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,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,起着不可或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。于是在2021年,为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号召,提升中国基层乡村发展带头人的思维观念和产业发展能力,新希望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乡村振兴村长班,开展提升乡村基层管理者综合能力的培训。
三年来,乡村振兴村长班已成功举办三届,培养近300名村干部,近30位乡村振兴及相关领域专家和一线优秀乡建者进行授课分享,共计开展22场讲学与课堂对线场小组作业与行动计划、12场实地考察及调研。乡村振兴村长班已成为企业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发展,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,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和多方认可。
未来,乡村振兴村长班仍将不断学习,联合各方资源,采用线上结合线下、短期结合长期、实践结合理论等方式进行自我完善、进化,探索具有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样板。
从产业扶贫到人才振兴,新希望愿继续投身乡村振兴,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和担当,也欢迎社会各界力量积极交流共建,共同为乡村振兴大业添砖加瓦。
公益需要的不是一个人做很多,而是很多人一起做更多,不是一家企业单打独斗,而是需要最大可能调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,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涓涓细流,汇成大河。所以,我们不仅自身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也在企业家群体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。
2018年6月,我与其他33位知名民营企业家一道,向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发起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倡议,号召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,一起为决战脱贫攻坚做贡献。
2021年谈球吧,在全国上,我提出了《关于从光彩扶贫到乡村振兴,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提案》,建议发起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倡议,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,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。当年7月,全国工商联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、中国光彩会等组织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,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。此次大会上,我和其他民营企业家又共同发起《让我们积极投身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》的倡议。
我同时担任川商总会的会长,利用这一职务便利,持续号召更多川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。2017年,我带领广大川商在三区三州累计投资产业扶贫项目55亿元,捐款捐物5180万元。
我们在举办公益项目的时候,同样遵循这一原则。例如乡村振兴村长班自开办以来,一直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,为培养优秀的乡村基层管理者搭建起同各种资源进行链接的平台,面向全社会各界力量开放,汇聚各方优势资源。我们还发起了《乡村人才培养联合倡议书》,希望将光彩的精神延续到人才振兴领域,汇聚更多的企业、机构、组织,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,以合作、担当、实干的精神,共同把乡村人才培训做到更好。
这一倡议已经充分落地,例如第三届村长班除引入了中国农业银行联合主办,还得到了九三学社眉山市委员会、乡建者小会、眉山乡村振兴学院的支持,有了大家的共同参与,不仅极大丰富了师资力量,还得以顺利推出新型教学模式,为学员提供了更好的教学体验,也是一次乡村基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。
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,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。民营企业应该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积极作为--努力把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,实现高质量发展,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为员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,积极投身各类公益事业,并努力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。
未来,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、对国家,都是既有挑战同时又充满机遇。眼前的苦,不算苦,只要我们坚定信心、笃定前行,不躺平、不焦虑、不守旧,要变革、要焕新、要拼搏,我相信努力奋斗者更容易度过低谷,踏上新的希望大道。